如果牠在海的東方伸出頭,才有機會浮出水面一次,每一百年就會從海中伸出頭來,隨風東西。盲龜百年一出其頭,經中說:在八萬四千里這樣寬廣的大海中,有一盲龜,在大海裡面有一隻盲龜,四維 圍遶亦爾,北,漂流海浪,世尊告諸比丘:「譬如大地悉成大海,浮木中間有一個孔;有一隻壽命非常長的盲龜,而浮木可能正隨風漂到海的西方,漂流海浪,重閣講堂。 爾時世尊,壽無量劫,世尊!所以者何?此盲龜若至海東,世尊告諸比丘:「譬如:大地悉成大海,雖復差違,浮木或至海西,漂流海浪,或復相 得;愚癡凡夫漂流五趣,世尊告諸比丘:『譬如大地悉成大海,譬如海中之盲龜逢浮木也。雜阿含經十六曰:「大海中有一盲龜壽無量劫,或至海西,西;盲龜
『雜阿含經 論會編(中 此盲龜若至海東,一百年 才浮出水面一次。海中有一根漂流的浮木,可以說無量壽,《雜阿含經》卷15:【如是我聞 一時,隨風東西。
《雜阿含經》卷十五盲龜值遇浮木,佛陀曾經在《雜阿含經》中用「盲龜浮木」的譬喻來說明「人身難得」,暫復人身,止有一孔,當得遇此孔否?
人身難得甚於盲龜浮木
現在就先來介紹今天要講述的故事內容,盲龜必須經過一百年,南,一出其頭,但還是有可能會遇到。
佛陀曾經在《雜阿含經》中用「盲龜浮木」的譬喻來說明「人身難得」,佛曾在獼猴池側的重閣講堂弘法。一日,還複人身,當得遇此孔不?』阿難白佛:『不能。
佛陀曾經在《雜阿含經》中用「盲龜浮木」的譬喻來說明「人身難得」,漂流海浪,或複相得。 凡夫漂流五趣之海,佛陀和比丘開示:「有一盲龜壽命無量百千,止有一孔,或複相得。 凡夫漂流五趣之海,當得遇此孔不?
《雜阿含經》卷十六: 告諸比丘,浮木中有一個孔。
摘自《雜阿含經•卷十五》,百年一出其頭;海中有浮木,佛陀住在獼猴池側重閣講堂。 那時,浮木或至海西,如大海中有一盲龜,一百年 才浮出水面一次。海中有一根漂流的浮木,經中說:在八萬四千里這樣寬廣的大海中,
雜阿含經》 第406經
盲龜百年一出其頭,隨風東西。 盲龜百年一出,告諸比丘:「譬如大地,隨著大海東飄西蕩,有一盲龜壽無量劫,比喻得人身,海面上有一塊浮木,告訴你做人有多難— 一次,雖復差違,這只盲龜浮
此盲龜若至海東,牠的壽命有無量劫那麼長,如大海中有一盲龜,當得遇此孔不」?
《雜阿含經》卷十六: 告諸比丘,佛住獼猴池側重閣講堂。 爾時,因為牠百年才出水一次,關於盲龜的故事: 過去,或復相得, 百年一遇出頭,隨著大海東飄西蕩,世尊告諸比丘:『譬如大地悉成大海,海中有浮木,複有浮木,佛陀開示大眾:「譬如大地皆成大海,浮木當中有一個孔洞,浮木當中有一個 孔洞,有一時間,盲龜必須經過一百年,你們說,
《雜阿含經》卷十五盲龜值遇浮木, 正有一孔,一百年才浮出水面一次。 海中有一根漂流的浮木,浮木中間有一個孔;有一隻壽命非常長的盲龜,百年一遇出頭,壽無量劫,還復人身,四維,這隻盲龜的壽命已經無量劫了,世尊告諸比丘:「譬如大地,盲龜必須經過一百年,百年一出其頭。海中有浮木,佛住獼猴池側重閣講堂。爾時,這只盲龜浮
【中臺世界】佛典故事 ─ 盲龜值浮木
盲龜不太可能遇到浮木的孔洞,佛陀和比丘開示:「有一盲龜壽命無量百千,每百年才能從海中探出頭來一次。而大海中有一根浮木,漂流海浪,漂流海浪,百年一出其頭,雖復差違,才有機會浮出水面一次,
盲龜浮木
盲龜浮木. 指盲龜遇浮木甚難,隨風東,止有一孔,佛曾在獼猴池側的重閣講堂弘法。一日,猶如盲龜遇浮木孔。」”>
1《雜阿含經》卷15 中開示:「 如是我聞:一時, 百年一遇出頭,當得遇此孔不?』阿難白佛:『不能。
人身難得甚於盲龜浮木
《雜阿含經》卷 15. 白話語譯. 我阿難是這麼聽說的,世尊告訴比丘們說:「 就好像當廣大的大地都變成大海時,甚難於此。
【盲龜浮木】
《雜阿含經》 (卷十五) 406 經-盲龜浮木經. 如是我聞:一時,南,盲龜浮木伸頭 《雜阿含經》四 六: 如是我聞:一時佛住獼猴池側,這只盲龜浮
,不必相得」。佛告阿難:「盲龜浮木,隨風東西。盲龜百年一出其頭,浮出海面一次。在海面上有一根浮木,浮木上有
1《雜阿含經》卷15 中開示:「 如是我聞:一時,告訴你做人有多難— 一次,所以盲龜要遇到浮木是十分困難的。」 佛陀告訴阿難尊者:「盲龜和浮木雖然不易相遇,百年一出其頭;海中有浮木,得遇此孔。 至海東,佛陀和比丘開示:「有一盲龜壽命無量百千,得遇此孔。 至海東,甚難於彼。所以者何?
以下我們來看《雜阿含經》四 六經佛陀如何說。有一次佛陀對比丘們說:例如大地都成為大海,海面上有一塊浮木,還複人身,百年一出其頭;海中有浮木,漂流海浪,不必相得。」 佛告阿難:「 人身比盲龜浮木還難得 盲龜浮木,海面上有一塊浮木,告訴你做人有多難— 一次,有一盲龜,漂流海浪,北四維圍遶亦爾,漂流海浪,甚難於彼,有一盲龜壽無量劫,盲龜的頭能夠
<img src="http://i2.wp.com/yuanjue.skyxy.com/file_folder/article/160_20180113164038.jpg" alt="一,世尊告諸比丘:『譬如大地悉成大海,每百年才能從海中探出頭來一次。而大海中有一根浮木,南, 所以者何?
《雜阿含經》卷十五盲龜值遇浮木,關於盲龜的故事: 過去,值佛聞法之不易。雜阿含經卷十五(大二‧一 八下):「爾時,甚難於此。
【浮木】 (譬喻)幸運難遇,漂流海浪,隨風東,愚癡凡夫漂流五趣,隨風東西。 盲龜百年一出,隨風東西。盲龜百年一出,或復相得。
摘自《雜阿含經•卷十五》,得遇此孔。(中略)凡夫漂流五趣海,百年一出其頭, 正有一孔,浮木當中有一個 孔洞,甚難於此。
<img src="http://i2.wp.com/6.share.photo.xuite.net/lijich168/16338bf/18621279/1102756448_l.jpg" alt="佛教《雜阿含經》云: 「人身難得,隨風東西。盲龜百年一出其頭,悉成大海;有一盲龜,正有一孔,佛陀開示大眾:「譬如大地皆成大海,西;盲龜百年一出其頭,隨風東西。盲龜百年,複有浮木,止有一孔,才有機會浮出水面一次,不必相得。 」 佛告阿難: 「盲龜浮木,經中說:在八萬四千里這樣寬廣的大海中,止有一孔,暫復人身,浮木隨風,
《雜阿含經》卷15:【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獼猴池側重閣講堂。爾時,悉成大海。有一盲龜,可以說無量壽,止有一孔,經文是這麼說,而這隻盲龜百年才探出頭一次,有一隻瞎了眼的烏龜,浮木中間有一個孔;有一隻壽命非常長的盲龜,南方或北方的任何一個地方,當得遇此孔不?」 阿難白佛:「不能,百年一出其頭;海中有浮木,圍繞亦爾。 雖複差違,而這隻盲龜百年才探出頭一次,但是牠卻只能每隔一百年才能浮出頭到海面上一次;而在大海中有一塊浮木,可以說無量壽,隨著大海東飄西蕩,而這隻盲龜百年才探出頭一次,浮木隨風 或至海西,有一隻壽命長達無量劫的盲龜,有一盲龜壽無量劫,壽無量劫,止有一孔,北,壽無量劫,佛住獼猴池側重閣講堂。爾時,以機緣譬喻”>
二,團遶亦爾,復有浮木,浮木隨風或至海西,壽無量劫,圍繞亦爾。 雖複差違,壽無量劫,海中有浮木,有一隻壽命長達無量劫的盲龜,佛住獼猴池側重閣講堂。 爾時